宏观回暖与产业需求边际改善
近期,全球制造业PMI数据的回温为基本金属市场注入了一丝暖意。作为有金属中的重要品种,镍的需求端也开始显现出边际改善的迹象。尤其是在中国,不锈钢和新能源电池两大下游产业排产数据有所回升,部分镍生产企业开工率企稳,市场情绪较前期略显积极。
不锈钢作为镍的传统主力消费领域,其产量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后,近期出现小幅反弹。据行业数据显示,国内主要不锈钢厂9月排产环比增长约3%,虽然同比仍处于低位,但这一变化释放出下游补库意愿有所增强的信号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300系不锈钢——镍含量较高的品类——产量回升相对明显,显示终端对高镍材质的需求正在缓慢恢复。
新能源板块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。尽管磷酸铁锂路线在动力电池市场中仍占据主导地位,但高镍三元材料在高端电动车市场的应用并未减弱。近期多家电池厂开始为第四季度备货,对硫酸镍的需求出现季节回暖。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镍消费带来新的增长点。虽然绝对增量尚不足以扭转整体供需格局,但边际上的积极变化已经开始被市场所感知。
从宏观层面看,海外经济“软着陆”预期升温,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,对金属消费形成一定托底作用。央行近期降准等流动宽松措施,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场的风险偏好。不过,也需要清醒认识到,当前的需求回暖更多是修复的,而非趋势的反转。房地产、基建等传统用镍领域依然承压,终端消费的真正复苏仍需时日。
综合来看,镍市需求端确实出现了些许曙光,但这些改善尚不足以推动价格走出单边行情。投资者应理看待这一变化,将其视为市场震荡中的积极因素,而非趋势转折的信号。
区间震荡下的交易策略与风险管理
尽管需求端显露改善迹象,但沪镍期货并未走出明确的趋势行情,反而继续在特定区间内反复震荡。这其中既有供需基本面的矛盾,也有多空资金弈的因素。从供给角度看,印尼镍铁回流压力依然存在,国内精炼镍产量保持平稳,整体库存仍处相对高位。这使得任何需求回暖都被更多的供给所抵消,价格上行空间受限。
技术面上,沪镍主力合约近期在14.5-16万元/吨区间内震荡运行。上沿16万元附近存在明显压力,多次试探均未能有效突破;下沿14.5万元则形成较强支撑,一旦接近该区域,买盘力量便会逐渐增强。这种区间震荡格局已经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,预计短期内难以打破。
在此背景下,短线交易者可采用区间交易策略,即在价格接近下沿时适量建立多单,在逼近上沿时逐步减仓或反手做空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种策略要求投资者对区间的边界有清晰认识,并设置严格的止损点位。一旦价格有效突破区间边界,应及时调整策略,避免逆势操作带来较大损失。
对于中长线投资者而言,当前的镍市仍需要更多耐心。虽然需求边际改善,但行业整体过剩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。建议等待更明确的趋势信号出现后再做大仓位布局,现阶段可考虑小仓位试单,逐步建立底仓。
风险管控方面,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因素:一是印尼镍产品进口政策变化,二是新能源消费增长的实际力度,三是宏观环境特别是美元走势对金属价格的影响。这些因素都可能成为打破当前平衡局面的催化剂。
沪镍期货目前正处于一个“上有顶、下有底”的震荡格局中。需求端的边际改善为市场提供了一定支撑,但不足以推动价格突破区间。投资者应保持灵活操作思路,把握区间波动带来的交易机会,同时严格控制风险,为可能出现的趋势行情做好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