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油强势上行:成本端支撑渐显

近期,国际原油市场再度成为全球大宗商品交易的焦点。地缘政治紧张、OPEC+减产执行率超预期、以及北美极端天气对供给的短期扰动,共同推动油价突破关键阻力位。布伦特原油期货站稳85美元/桶上方,WTI亦同步走强,这一趋势迅速传导至下游能化产业链,燃料油作为原油直接下游产物,成本支撑效应显著增强。
从基本面来看,原油库存数据持续低于五年均值,尤其是美国商业原油库存连续数周下降,反映出供给偏紧格局未改。与此全球炼厂开工率稳步回升,亚太地区炼油利润边际改善,进一步提振了原油加工需求。值得注意的是,沙特上调官方售价(OSP)的举动也释放出挺价信号,市场看多情绪逐渐凝聚。
燃料油作为重质馏分油,价格与原油关联极强。在此轮原油上涨过程中,新加坡380cst燃料油现货贴水幅度收窄,期货近月合约转为小幅升水结构,显示现货市场买盘积极回升。部分贸易商开始逢低囤货,航运需求季节回暖亦为价格注入动力。尽管新能源替代长期压制燃料油消费,但短期来看,成本驱动的反弹逻辑依然清晰。
需求边际改善:航运与发电双线回暖
除成本端支撑外,燃料油需求的阶段好转成为本轮反弹的另一重要推手。一方面,全球航运市场活跃度提升,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(BDI)触底反弹,集装箱运价亦企稳回升。随着红海局势持续紧张,部分船只绕行好望角,航程拉长显著增加了船用燃料油消费。新加坡港最新数据显示,船用燃料油销量环比增长超7%,其中低硫燃料油(LSFO)采购意愿尤为强烈。
另一方面,亚洲地区发电需求进入传统旺季。南亚多国面临高温天气,电力供应紧张促使巴基斯坦、孟加拉等国增加燃料油发电比例。尽管天然气价格回落一定程度上形成替代压力,但燃料油在调峰电力中仍具经济优势。日本、韩国等国炼厂低硫燃料油出口量增加,亦反映出区域需求韧较强。
综合来看,燃料油市场短线上行动能仍在释放,但需警惕高位波动风险。原油若持续冲高可能抑制下游补库意愿,而需求回暖的可持续亦需观察宏观环境与政策变化。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原油走势、航运指数及亚太炼厂开工数据,把握波段交易机会。中长期来看,能源转型背景下燃料油需求虽承压,但不妨碍其阶段行情演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