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脂市场短期震荡偏强,背后是哪些因素在驱动?

近期,油脂板块整体呈现震荡偏强的格局,其中豆油、棕榈油表现较为活跃。从基本面来看,多空因素交织,但短期利多略占上风。一方面,南美大豆收割进入尾声,市场焦点逐渐转向北美新季种植情况。尽管巴西产量同比有所恢复,但阿根廷产区仍面临干旱扰动,一定程度上支撑大豆价格的抗跌,进而传导至豆油成本端。
与此东南亚棕榈油进入季节增产周期,但出口数据表现尚可,特别是对中国和印度的需求仍具韧,使得库存压力并未急剧放大。
另一方面,宏观情绪与资金动向也为油脂价格提供了支撑。美元阶段走弱、原油价格反弹,间接提振了生物柴油概念下的油脂需求预期。国内一季度餐饮消费数据同比回升,虽未出现发式增长,但复苏趋势较为明确,下游补库行为间歇出现,进一步夯实了价格的底部区间。
从技术面观察,豆油主力合约在7000-7300元/吨区间反复测试,下方买盘承接力较强。均线系统逐渐收敛,显示市场正在酝酿方向突破。若外围市场尤其是美豆产区天气炒作升温,或国内政策层面释放积极信号,油脂价格不排除进一步上探前高的可能。不过投资者也需警惕,若宏观避险情绪重燃或原油大幅回调,油脂恐将再度承压。
总体来看,短期宜以震荡偏多思路对待,重点关注北美天气、马来棕榈油产销及国内库存变化。
花生期货为何走弱?未来还有翻身机会吗?
尤其进入二季度后,农户和中间环节出货意愿增强,现货价格承压明显。
需求端则表现平淡。花生油消费处于传统淡季,小包装油走货速度放缓,压榨企业采购多以刚需为主,大规模建仓意愿不强。食品端消费虽然相对稳定,但难以抵消油脂消费疲软带来的利空。花生粕作为副产品,价格跟随豆粕走势偏弱,进一步拖累花生压榨利润,抑制油厂开机积极。
从资金情绪看,花生期货持仓量有所下降,反映市场参与热度降温。部分多头资金逐步撤离,转而关注潜在机会更大的油脂品种,加剧了盘面的下行压力。技术层面上,花生期货已跌破多条均线支撑,短期若不能快速重返9200元/吨以上,恐进一步下探8500-8600元/吨区域。
不过,花生的中长期逻辑并未完全破坏。新季种植面积可能因玉米、大豆竞争而缩减,若夏季天气出现异常,单产预期下调或重新点燃市场做多情绪。四季度节日消费旺季来临前,下游企业存在提前备货需求,可能为价格带来阶段反弹动力。投资者可耐心观察库存去化节奏及产区种植意向调研数据,择机布局远月合约的多单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