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库存周期”不会说谎:四张图看清化工板块的见底信号

“库存周期”不会说谎:四张图看清化工板块的见底信号

Azu 2025-10-09 纳指直播室 1 次浏览 0个评论

当价格跌破成本线:库存周期的终极密码

2023年二季度,某钛白粉龙头企业仓库监控画面显示,成品堆垛高度较年初下降37%,但厂区运输车辆却较上月增加2倍——这个看似矛盾的场景,正是库存周期切换的经典注脚。在化工行业,库存周期如同潮汐般精准,当全行业80%企业的存货周转天数突破45天警戒线,往往意味着黎明前的至暗时刻。

价格曲线与库存的死亡交叉观察2016-2023年化工品价格指数与库存水位的关系图(图1),可见每次价格跌破现金成本线(图中红色虚线)后6-8个月,必然伴随库存的断崖式下降。当前钛白粉、纯碱等23种大宗化工品的价格已持续低于成本线5个月,而行业库存总量却出现近三年首次环比下降。

这种"价格破位而库存松动"的背离,恰似弹簧压缩至极限前的蓄力。

产能出清的三个信号在山东某化工园区调研发现,中小型染料企业开工率已降至31%,较行业龙头低22个百分点。图2显示的行业集中度曲线揭示关键规律:当CR10企业市占率突破58%阈值,往往触发产能出清加速。当前数据已达55.7%,且每月以0.8个百分点的速度攀升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,这在过去二十年仅出现过四次,其后均迎来超预期行情。

资金链的极限测试通过拆解126家上市化企的现金流量表(图3),经营性现金流净额/带息债务比值的中位数已跌至0.15,逼近2018年供给侧改革前夜水平。但诡异的是,银行间市场化工债信用利差却开始收窄,某民营炼化巨头近期发行的3年期票据甚至获得超额认购——资本市场的嗅觉永远领先报表数据6-12个月。

四张图锁定底部区域:聪明钱的布局逻辑

信号一:库存周转天数异动图4显示,当全行业库存周转天数连续三个月下降,且降幅超过5%时,股价往往提前3-6个月见底。当前数据已满足该条件,其中煤化工细分领域周转天数降幅达7.2%,某煤制烯烃龙头的库存量更创下24个月新低。这种"主动去库"到"被动去库"的切换,正是周期反转的核心路标。

信号二:价差修复的传导链观察乙烯-PX-PTA-聚酯产业链价差图(图5),当前PX环节价差已修复至近三年均值上方1.2个标准差,但下游聚酯价差仍低于均值17%。这种"上游先暖,下游滞后"的特征,与2019年周期启动前的传导路径高度吻合。某私募基金经理透露,其团队正在加仓"价差传导受益矩阵",重点布局具备垂直一体化能力的标的。

信号三:设备更新暗潮涌动从海关进口数据看,2023年1-5月化工专用设备进口额同比增长38%,其中精馏塔、聚合反应器等核心设备占比提升至67%。更耐人寻味的是,某国际化工巨头悄然重启中国区设备采购招标,其技术规格书中明确要求"2024Q2交付"——这通常对应着企业对下一轮产能扩张的预判时点。

信号四:期货曲线的秘密语言能化期货品种的期限结构正在发生质变。以PVC为例,2023年6月合约较12月合约的贴水幅度已从年初的15%收窄至4%,同期持仓量增长82%。这种"远月合约走强+持仓放量"的组合,在过往三次周期底部均精准出现。某期货公司首席策略师指出:"当现货商开始系统性做多远期合约时,实货市场的转折点就不远了。

"

站在当前时点,化工板块正上演着"预期差修复"的多重博弈。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,需要关注的不是短期价格波动,而是库存周期与产能周期叠加形成的"双击效应"。那些在寒冬中持续优化成本结构、提升市场份额的企业,终将在春暖花开时绽放惊人的弹性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美原油期货,本文标题:《“库存周期”不会说谎:四张图看清化工板块的见底信号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