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铅价异动解码——数据背后的市场博弈
上午9点,沪铅主力合约以18250元/吨跳空高开,较昨日结算价上涨1.8%,创下近三个月最大单日开盘涨幅。盘中最高触及18420元/吨后迅速回落,最终收于18080元/吨,日线收出长上影阳线。这根“流星线”形态背后,藏着三重市场情绪的激烈碰撞。
第一层博弈:库存数据引发的多空拉锯凌晨公布的LME铅库存骤降12%,直接点燃早盘多头热情。但细看交割仓库分布,鹿特丹仓库流出量占降幅的80%,而亚洲仓库库存反而微增0.3%。这种地域分化让部分机构选择获利了结——某私募交易员透露:“我们早盘追多后,发现现货市场跟涨乏力,立刻在18300元上方反手布局空单。
”
技术面暗藏玄机4小时图上,MACD柱状体在零轴上方持续收缩,RSI指标在65附近三次触顶回落。某期货公司首席分析师指出:“当前价格正处于去年构筑的密集成交区下沿,18200-18500元区间存在大量未平仓期权头寸,市场需要更明确的驱动因素才能突破箱体。
”
穿透价格迷雾——2025年四季度铅市核心逻辑
逻辑一:再生铅产能释放的蝴蝶效应随着江西、安徽两地百万吨级再生铅项目投产,国内精铅供应结构正在质变。1-9月再生铅占比已突破42%,较去年同期提升7个百分点。但近期废电瓶回收价攀升至10500元/吨,导致再生铅成本优势收窄。这种上下游的利润再分配,可能引发四季度炼厂开工率的分化。
逻辑二:政策变量中的隐藏彩蛋10月8日刚出台的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条例》被市场严重低估。条例中“2026年起电池回收责任主体追溯”条款,实际上倒逼车企加快铅酸电池替换进程——某主机厂供应链总监坦言:“我们现在每辆燃油车配套的启停电池,都在评估改用锂电方案的可能性。
”这种技术替代的加速度,将在远期合约上逐渐显现威力。
投资策略工具箱
黑色幽默时刻某资深交易员调侃:“现在的铅市就像在玩‘鱿鱼游戏’——你以为看懂了规则,下一秒就可能被政策‘爆头’。上周还在为印尼出口禁令欢呼的多头,这周就被再生铅产能打得措手不及。”这种戏剧性恰恰是基本面的魅力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