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PDH利润修复背后的产业链暗战】
"PDH装置开工率突然飙升至82%,这个数字让整个华东市场都坐不住了。"某石化贸易商老张盯着屏幕上的数据,手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桌面。作为聚丙烯期货市场的"风向标",丙烷脱氢(PDH)工艺的利润修复正在引发一场静默的产业链革命。
从成本端看,丙烷与丙烯价差已从年初的-150美元/吨逆转为+80美元/吨,这背后是中东LPG供应宽松与东南亚丙烯需求回暖的双重作用。沙特阿美4月CP价格定格在620美元/吨,较上月下调5%,而同期东北亚丙烯CFR价格却因韩国裂解装置检修意外攀升至980美元/吨。
这种剪刀差让PDH装置每吨净利突破800元大关,创下近三年新高。
在宁波某PDH工厂控制室,技术总监王工指着实时数据屏解释:"现在单线日产量提升到1200吨,原料切换系统已启动丙烷-石脑油动态优化模式。"这种灵活的生产策略使得边际成本下移15%,直接传导至聚丙烯粉料报价。当前华东拉丝料现货基差已收窄至-50元/吨,期货盘面开始显现"成本底"特征。
但利润狂欢背后暗流涌动。卫星石化、东华能源等头部企业的新产能投放计划正在加速,预计下半年将新增PDH产能280万吨/年。某期货公司能化研究员指出:"当前PDH开工率提升可能透支未来供应弹性,当利润窗口打开时,存量产能的集中释放可能形成'甜蜜陷阱'。
"
【成交放量中的多空密码】
"昨天单日成交28万手,这个量能已经接近2021年牛市水平。"某私募基金交易总监李总切换着分时图,发现午后盘面出现连续万手大单。聚丙烯期货主力合约持仓量突破90万手,虚实盘比升至1:3.2,显示市场分歧正在加剧。
从现货市场观察,华东地区贸易商库存周转天数从22天骤降至15天,但下游BOPP薄膜企业的原料备货却异常谨慎。某薄膜厂采购经理透露:"现在都是'T+3'锁价模式,宁可多次小单采购也不愿建立库存。"这种"高周转、低库存"的新业态,使得期现联动性显著增强。
资金流向揭示更深层逻辑。大商所持仓数据显示,前20名会员单位净空单占比从35%降至28%,但某外资投行席位却悄然建立2万手看跌期权头寸。这种看似矛盾的布局,实则暗含对波动率放大的预期。技术面上,PP2309合约在7600元/吨关口形成三重顶结构,但MACD指标却出现底背离信号,多空博弈进入白热化。
面对这种复杂局面,资深交易员建议关注三个关键节点:一是北美飓风季对丙烷运输的影响,二是地炼企业石脑油制PP的边际成本支撑,三是新能源汽车对改性塑料需求的增量空间。某产业基金合伙人总结道:"当前市场正处于'PDH利润修复'与'宏观需求弱现实'的角力期,建议采取波动率策略,用跨式期权组合捕捉突破行情。